新闻动态


4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异地科研机构2023年高质量发展工作会在研究院召开。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吴超仲参加会议,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胡剑主持会议。
吴超仲副校长对学校异地科研机构2022年的建设工作予以肯定,希望各机构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充分交流创新经验,进一步寻找发展差距,更好谋划未来建设方向。他指出,作为学校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异地科研机构的建设成效是学校创新与育人水平在区域与行业中的直观体现,异地科研机构要不断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组建、人才实践培养等工作落实推进主责主业,以推动区域和学校发展的贡献度为建设目标,持续扩大学校的区域影响力。
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结合异地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设立标准、组织管理以及人员管理、考核评估等工作的具体规定对学校相关制度文件进行了宣贯,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异地科研机构2022年度质量评估报告》,部署了异地科研机构2023年度重点工作。
科学技术发展院负责人结合国家科学前沿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以及产业创新发展需要,从基础科学研究、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方面对科研基地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佛山仙湖实验室、海南研究院、随州研究院、绍兴研究院、航运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代表,结合工作经验分别展开报告。绍兴研究院执行院长邹腊年围绕“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科研团队”为题展开汇报,介绍了研究院在人才引进、项目部署、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围绕“组建大团队 凝练大项目 谋划大场地 争取大成效”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服务好地方 回馈好学校 研究院自身有发展”的目标。
参会人员围绕异地科研机构高质量建设发展以及异地科研机构对学校和区域贡献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展开了充分交流。
会前,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绍兴研究院,会后走访了卧龙电机、世纪华通等绍兴市重点企业。
佛山仙湖实验室、青岛研究院、三亚科教创新园、武汉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校异地科研机构及学校机电学院、汽车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等校内依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